后勤集团

媒体报道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我们浙大超市,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免费为求是村居民送货上门,特别是为老年人重点服务、主动服务。比如,27幢二楼某户住着两位老人,由于眼睛不好,超市经常送货;31幢16楼某住户老人因腿脚不便,都是打电话到超市,超市给老人详细介绍商品,再把需要的商品送过去;6幢、13幢、14幢、26幢、41幢、43幢、71幢等等居民楼里,都有年纪大的老人居住,我们不光送货,还经常征求老人们的建议,提供更多商品。

    送货身影中,有像叶瑶珠、赵云、胡水清等服务意识强、在浙大超市工作了十来年的老员工,也有跟在她们后头学习的我们一批青年员工。大家都以在浙大工作为荣,把师生们看成“一家人”。在上门服务过程中,我们熟悉掌握了求是村老年人群体情况和一些特殊老人的具体情况。近年来,求是村80岁以上老人将近900人,其中90岁以上的60多人、“空巢”老人600多人。不少老人身体不太好、腿脚不方便,很多老人子女又不在身边。我们送货上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不值得什么夸耀。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一般都是怎样送货的。

某天,柜组长叶瑶珠打开一条手机短信,是浙大新村的老顾客叶阿姨发来的:“发现你们只有荞麦粉,建议也销售荞麦(原生态);天冷了,还需要马桶坐垫。”叶瑶珠告诉我,这些老师文化高,每次都很客气,一接到此类购物需求信息,店里都会尽快联系货源,到货了会及时电话告知,或者送货上门。

    过了几天,叶瑶珠又告诉我:“叶阿姨昨天来我们店了,买了包红枣硬塞给我,说发给大家吃,谢谢大家平时对她这么好。”叶阿姨身患多种疾病,走路要拄着拐杖才能艰难地走动,家里花很多钱买药治病,条件并不好,但心地非常善良。去年,她还特地送来一面锦旗,感谢超市的服务和照顾。

    一位19幢的张老师,经常电话打来要一两盒冷藏牛奶。有一次我们把冷藏牛奶备好,再送上门时,他指出了不足:“这牛奶好像不是很‘冰’啊。”这让我们一下子知道了顾客最真实的需求,再后来的送货,都用保温的袋子包好,全力满足大家对“温度”的要求。做好对师生的服务,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这就是我们与社会企业的区别,没有二话好说。

    沈老师家住求是村69幢,今年夏天他搬着一大盆植物回家,路上遇到求是店的郑振伟。刚送货回来的郑振伟主动上前,帮着沈老师把大盆的植物搬回了家。求是村的住宅多半没有电梯,独居老人又多,上上下下颇为不方便,平时给老人们送货,郑师傅离开时都会问一句:“家里有没有垃圾?我顺便带下去扔掉。”有时帮师生做点“分外事”只是举手之劳,但无意中传递的是信任,是真诚。我想,“浙大人自己的超市”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指南。

    77幢四楼住着一位孤寡老人,我们送完货后,都会帮忙把老人家里的垃圾带走;12幢一楼的一位老人年纪大,我们把大米送到后,都会帮忙倒进米桶里……这就是我们超市员工送货中还会“多”做的一点儿事情。事情虽小,但这样的送货,让我们觉得更真实,更亲切,更好。

浙大超市“三大件”求是村送货统计表

月份

次数

粮油

酒水

牛奶

8

564

218

170

50

9

496

159

185

49

10

511

183

128

40

平均

524

187

161

46

    说明:根据送货商品分析,排名前三位的为粮油(主要事大米)、酒水(主要是水)、牛奶等“三大件”。九成左右的“三大件”被送往“老人家”,这是由老年人体弱拿不动重物以及对健康商品更为需求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