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10月6~7日,“菲特”台风强势来袭,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由于地势低洼,灾情严重,对学院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灾情,浙大后勤水电保障中心国美象山服务中心积极协助配合美院相关部门开展抢险工作,期间未发生停电、停水事故及人员伤亡事故,经受住了强台风“菲特”的考验。
今年10月6日晚至7日凌晨台风“菲特”在闽浙交界沿海一带登陆。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风暴雨,院党委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校园建设和管理处和相关服务部门全力以赴抗台防洪,保证师生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我院校园建设和管理处按照学院党委要求,10月5日下午紧急布置了相关抗台防洪等工作以确保师生安全和教学生活秩序的照常运行。
为了提前做好防台工作,10月6日下午孟云生副院长组织校园建设和管理处、国美后勤和浙大后勤,根据2007年秋抗击台风“罗莎”的经验,实地检查并进一步布署了抗台防洪等工作,特别针对地处严重内涝地区的象山校区进行了重点部署,对建设工地的工棚、校区的树木和绿化进行了加固,提前准备了沙袋草包等抗汛防台物资并安排了相关人员24小时值班,重点检查了民艺博物馆等施工工地的防台工作。两家后勤服务公司工作人员也放弃了休假,积极投入到了抗台防洪的准备工作中。
7日凌晨杭城持续出现大风暴雨天气,累计降水315.8毫米,整个转塘街道由于地势比较低凹,加之山水倾泻,内涝较为严重,位于转塘镇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高职校区和山北生活区顿时陷入孤岛状态。7日傍晚6点左右山南教学区1号楼总配房受淹、山北生活区受淹、高职学院受淹,山北配电房、6号楼、7号楼、8号楼地下层连续告急,灾情远比2007年严重。
面对山南教学区的1号楼总配电房倒灌积水,不断上涨的水位,为争取宝贵的时间,国美后勤工程部员工及时准备沙袋垒起了堤坝,同时用7只抽水泵通宵达旦地向外排除积水,确保配电间及锅炉房的安全。面对生活区进水的险情,浙大后勤用沙包对山北生活区重点保护区域(两座10千伏高压配电房、水泵房、7号楼、8号楼地下层)进行了加高堵漏,并由专业人员严密监控,及时汇报情况。由于进水严重山北生活区超市和高职学院启动紧急拉闸停电处理。此外学院还安排专人定时观测泄洪河水位并安排物业人员冒雨清捞河流内的漂浮垃圾,以确保排水通畅以及过桥电缆的安全。
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1号楼总配电房内的水位在不断地上涨,险情越来越严重,如果水位持续上涨,浸泡到配电箱那将会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校园建设和管理处多方联系请求市电力局紧急支援,但电力抢修热线无法连线持续忙音,危机之时,只能直接联系电力部门领导请求支援,终于在晚上8点前与电力部门和象山供电所技术人员对接上,第一时间汇报了险情,与电力部门及时拟定了应急方案,电力部门也承诺对美院全方位跟进保供电、保安全。通过通宵的连续排水最终确保了象山校区的供电安全。
由于河水倒灌,山北生活区积水非常严重,生活区的东面部分围墙倒塌了,超市里的货物漂浮了,道路上的窨井盖冲开了,浙大后勤负责人一方面安排人员抢运财产,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人生安全,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区域拉上了警戒带,指派保安人员通宵加班工作,保安人员站在齐胸的水中为学生指点方向确保学生到达安全地带,搀扶并帮助返校学生拿行李,劝说同学注意安全不要外出。特别是保安队长徐泉城,在7日晚上10:30分,学生公寓值班员接到学生家长救助电话,有9位女学生及一名老师在美院北路因天黑水深不敢走路,回不了山北生活区,徐泉城知道情况后,二话不说马上带着探路竹杆涉水,冒着危险经过近1个小时把学生安全带到学生公寓。学院还通过公寓辅导员和管理阿姨提醒同学不要外出配合学院做好防洪抗涝工作并统计学生的返校情况。
7日傍晚高职食堂和学生公寓受淹,积水达到40厘米。8日清早,我院后勤服务公司及时抽调物业和工程20名员工赶赴高职抗涝抢险。在公司领导现场指挥下及时对高职食堂、学生公寓和校园进行了清淤排水和清理工作并对食堂和学生公寓的电线线路、网络进行了检修,确保使用安全。后勤公司还组织山南教学区食堂加班加点制作提供1600余份早餐和盒饭送至高职师生的手中,保证了高职师生的正常用餐。
除了象山校区,南山校区同样遭遇了险情,连续的强降雨导致南山校区冷冻机房、空调机房以及地下室食堂、走廊进水。7日下午,南山校区就组织工程、物业和食堂的员工协力排水清淤,不让雨水倒灌机房,保护了学院的财产安全。
8日清晨,党委书记钱晓芳冒雨赶到象山校区山北生活区了解受灾情况并看望学生,党委副书记胡钟华及院办、学工部、保卫处等有关部门也先后到象山校区了解情况,并落实洪涝灾害过后的有关学生情况。孟云生副院长再次组织建管处和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山北食堂召开现场工作会议,落实安排学生用餐,灾后恢复和卫生清理等工作。
雨停了,水退了,岗位还在,灾后校园的各项恢复工作、卫生消毒工作还等待着我们这些后勤人一起去尽快完成,雨过天晴,我们的校园将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