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堂餐桌上的美味三餐,到课堂教室里的窗明几净,有他们辛勤的汗水,从非典、禽流感的保卫一线,到台风、大雪的抗灾现场,有他们坚强的身影,从宿舍、教学楼里的水电畅通,到草坪上、湖畔边的绿化满目,有他们投入的用心,……
近年来,浙江大学后勤集团肩负着全校教学、科研的后勤服务保障任务和近10万名师生员工和家属的后勤生活服务工作,已逐步成为浙江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最强有力的大后方。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集团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改善党组织对后勤工作的领导和后勤党组织的建设,不仅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员教育管理的以人为本之路,而且有力地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今年,后勤集团党委在学校“五好”院级党委的创建工作中被列为试点。
让流动的兵变成可以依靠的生力军
作为为后勤集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的后勤集团党委,现有5个在职党总支、1个退休党总支、8个直属党支部,共31个在职党支部、9个退休党支部;共有党员718人,其中在职党员490人,退休党员228人。在前两批“五好”党支部创建验收工作中,后勤集团共有17个支部进入“五好”队伍。
近些年来,后勤集团党委已先后被学校列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浙江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这次被列为创建‘五好’院级党委试点,对我们而言不是一项暂时的活动,而是要把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个契机做得更好。”后勤集团党委书记魏仲权说。
后勤集团下属单位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后勤集团有职工近5800人,其中非在编的外来务工人员就有近4300人,占到了职工总数的74%。“合同工在学校后勤人员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岗位越来越重要。他们承担着繁重而辛苦的服务保障任务,如何让他们更有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提升服务保障质量至关重要。”后勤集团党委充分认识到在劳动合同工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开展流动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工作,后勤集团的全体在职党员中,约有67人是各个基层岗位上的非在编劳动合同工,其中流动党员有38人。
为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归属感,后勤集团党委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积极作用,推动基层党支部帮助关爱员工,让他们能更安心工作。各个基层党支部纷纷开展员工交流座谈会,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为基层员工过生日,加强对员工的业务技能、法律法规、自我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培训。每逢节日,各个党支部都组织开展“寄贺卡送温情”等活动,组织员工一起过中秋、迎新年,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集体观念,大大提高了队伍的稳定性,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持续性。
后勤集团一线岗位的每一名党员就是各自岗位上一面凝聚人心与力量的旗帜。“他们不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临时工’、‘农民工’,也不仅只是一支相对稳定的后勤服务队伍,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生力军,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依靠对象。”魏仲权非常欣慰地评价道。
让平凡的岗位变成鲜明的旗帜
“浙大的学生都是状元,为你们烧饭就是为状元烧饭”,陆水龙是烧了二十多年食堂饭的大厨,同时也是饮食服务中心紫金港餐饮中心支部的一员。在“三育人”标兵见面会上,他这一句朴实的话让所有在场师生深深感动,既道出了后勤工作的琐碎,又道出了后勤职工的先锋意识和博大胸怀。
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胸怀,后勤集团党委的每个支部、每一名党员在面对学校各项重大活动和各类突发情况时,都能从容不迫地以优质服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从新生接待到毕业生离校,从学生军训到食堂年夜饭;从2003年,后勤集团党委组织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立即行动起来,联合全体职工积极投身抗击“非典”,到十年之后的今天,再次为防控禽流感全力以赴;从2008年初大雪封城,到去年夏天台风来袭,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始终奋战在抗灾工作的第一线……无论是细致琐碎的日常小事背后,还是紧急突发的重大任务当前,后勤集团党员员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平凡岗位上都闪烁着他们身上令人敬佩的光辉。
接待服务中心车队队长俞锋参与车队管理工作8年多来,从没有请过一天假,为了保证班车发车的准点有序,他几乎每天要加班。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8年来累计的加班时间已经相当于多上了一年的班。
幼教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教师张忠从教二十多年来,在带过的历届幼儿中始终奉行“爱”和“智慧”的教育理念。一位家长说:最喜欢看着张老师对着孩子笑的样子,那就是妈妈与孩子之间暖暖的画面,我们庆幸有这样的好老师。
在水电保障与修建工程中心玉泉分中心从事水电安装及维修工作的任培沂,不论天气多么恶劣,情况多么紧急,任务多么艰巨,遇到紧急抢修任务时,他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熟练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将险情化险为夷……正是因为各个后勤岗位上的党员们积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备受激励的后勤人员都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份重要的事业在全心全意地努力。他们细心周到的服务意识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师生员工们的称赞和好评。住在求是村的几位浙大退休教职工去年七月冒着酷暑,向用心良苦为求是村做好饭的饮食服务中心玉泉餐饮中心教工五食堂送去表扬信。浙大机关党委书记李五一专门向校报投稿,讲述了紫金港同力物业的师傅们学雷锋做好事的各种生动事迹,“他们不需要有多么豪迈的语言,也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希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并坚持下去,在平凡而又繁琐的工作中实现完美,在后勤服务中体现价值。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让创建“五好”变成长效机制
“这次的创建工作既要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与深入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相结合,也要与日常党建工作相结合,更要与后勤集团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相结合。”自被列为试点单位以来,后勤集团成立了由魏仲权书记牵头的“五好”院级党委创建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试点工作方案,确定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组织创建工作自查,研究落实整改措施,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今年开始,领导小组成员带队赴各个基层党支部走访调研,整个集团的31个支部跑下来,他们倾听收集了来自每个基层党组织、来自党员代表们的心声,为接下来开展试点工作积累宝贵的材料和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后勤集团党委创建“五好”的首要政治任务,自去年年底,集团党委已集中召开两场十八大精神学习报告会,今年3月,党委中心组继续专题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为了激发干部职工的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集团党委还组织发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专题讨论活动。后勤集团分党校认真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针对不同成员,分别办好管理干部研修班和党务工作培训班,为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作用。
“优良作风、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一流后勤”,这是后勤集团自从2000年起连续十三年开展的“创三优争一流”为主题的全年度服务竞赛活动,这项品牌活动也将继续与“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美丽建设者”评选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一起,作为提升服务、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共同调动集团的积极因素,增强后勤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