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澳门教业中学幼稚园主任黄美清一行17人到访浙江大学幼儿园,并受澳门教业中学贺诚校长所托,完成双方缔结姐妹学校意向书的签订。
澳门教业中学作为澳门爱国爱澳教育中坚力量,拥有49年办学历史,涵盖幼小初高全学段,注重传统文化与国际课程(IB体系)融合。
上午9时,浙江大学幼儿园总园领导班子在实验园热情接待了来访团,活动由党总支书记王勍主持。在简短的欢迎仪式上,双方互相介绍了与会人员,总园园长周熔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澳门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通过此次交流,深化两地幼教合作。


周熔园长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幼儿园的72年发展历程、“求是启源”文化体系、共创型教育生态、集团化办园下的质效共赢等内容。澳门同仁们对浙大幼教“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协同,场域拓展、边界融通,文化贯穿、个性表达”三维结合的办园样态探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随后,总园副园长何黎明作题为《支持与促进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园本课程建设背景下的学教变革》观点报告,深刻分析了“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以及“如何支持有意义的学习”,梳理出“坚持育人的价值高度,关注学教变革的意义;丰富幼儿在园生活的经历,发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契机;以读懂儿童为聚焦学教变革的内核;以教师支持深化学教变革的意义,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园本研修的教师支持”五点要求。前瞻的学教变革思考探索与生动的浙大幼教实践案例,收获了澳方教师的一致赞赏。

10时许,双方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浙江大学幼儿园 澳门教业中学缔结姐妹学校意向书》交换仪式,标志着两地幼教合作开启新篇章。双方将恪守“一国两制”原则,共同细化合作细则并推进正式协议签订,以幼儿发展为核心,构建浙江与澳门教育协作新典范。周熔主任表示,澳门教业中学在贺诚校长的带领下,有着十分扎实的IB课程专业背景与教育质量,期待双方能在更加深度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幼教工作提供新思路。

为更好地让澳门同仁在实地参访中感受浙大幼教办园理念与教学特色,总园副园长兼实验园园长何晓勤介绍了实验园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理念,儿童哲学、人工智能启蒙等其他特色课程的生发路径及落地成效,为后续的园所参观奠定了基调。

在环境参观环节,澳门教业中学幼稚园团队深入实验园大、中、小班实地参观学习空间的创设,走进孩子的午餐环节感受求是雏鹰们的自信与自主。丰富前沿的教学资源、充满创意的幼儿作品、家园共创的主题环境……处处凸显“儿童视角”的园所空间与课程项目传递出“浙大芯,儿童味,向未来”的核心价值观,给参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互动交流时,澳方教师对浙江大学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实践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幼儿园‘让儿童成为主体’后,教师成为观察者,我学习到了如何做好空间留白激发幼儿学习内驱力,同时教师还要有敏锐且持续的观察力、决策力、反思力。”澳门教业中学幼稚园组长萧慧琳分享道。组长翁芳芳说:“在从宏观到微观的分享中,我因浙江大学幼儿园对儿童的尊重深感触动,同时也感受到了丰富的资源对幼儿成长、课程生成的重要性。”幼稚园副主任刘力源引用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字箴言形容浙江大学幼儿园的教育成果。她表示,浙大幼教共创型教育生态的资源“能动性”、顶层设计与一线实践的统一而又独立,为澳门教业中学幼稚园IB课程的深入、双园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力启发。幼稚园主任黄美清指出,AI时代的到来与少子化背景下,幼教行业要在教育能力、教育资源、专业发展等方面要“因变而变”。此次参访学习,让澳方教师切实感受到浙大幼教自上而下对办园理念有着一以贯之的深刻理解与项目化落地,真正体现了“求是”精神。




此次参访不仅加深了浙江大学幼儿园与澳门教业中学幼稚园之间的友谊,也为两地幼教事业的合作与发展搭建了重要桥梁。未来,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共同探索幼教创新的新路径,为浙澳两地幼儿的成长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