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大学报》5月30日报道 胡长林同志是后勤集团饮食服务公司紫金港校区分公司的一名高级机修工。他长期任劳任怨,勤勤勉勉,几十年如一日,为学校的后勤事业毫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97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是一门心思地扑在工作上。2003年1月,胡长林同志被后勤集团授予“服务标兵”的光荣称号。
“认真工作是份内的事”
紫金港校区学生食堂是一座漂亮的建筑,这座有着"亚洲第一食堂"美称的建筑在胡长林眼里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在六个月紧张的食堂建设期间,作为筹备组的一员,胡长林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早出晚归,平均工作14个小时以上。“那时候睡觉想的都是工地的事啊”。 因为工期非常紧,为了避免返工和浪费,胡长林整天拿着图纸在现场进行比对,楼上楼下地跑,一天下来至少要走三十里路,就这样硬生生地磨破了6双鞋子!有一次,在施工现场,胡长林的鞋底拉掉了,为了赶时间,他来不及回家换鞋,就拿了根绳子将就着把鞋子绑住,继续工作。他认真拼命的工作态度在同事中有口皆碑。在施工期间,他在工地过夜就有20来天。有多少次,熬夜干活实在太晚太累了,他就在工地边找一块没有泥的干地,哪管盛夏肆虐的蚊子,倒头便一觉睡到了天亮。问他当时苦不苦,他想也不想就说:“不苦不苦,我只要把工作做好,心里就开心得不得了,如果工作没做好,就算给我放假,我也要憋出病来啊。”
“工作是我的爱好”
工作之余,胡长林就埋头钻研现代炊事机械和厨房设备技术。他告诉徒弟,一项维修任务的完成不代表工作的结束,而是工作的开始。机械为什么会产生故障,要怎样改进才能阻止此类故障的发生,要怎样设计才能优化机器的功能。所以每完成一项维修任务,胡长林的脑中便多了一个疑问。他经常买回一些专业书籍来啃读,也经常跑到兄弟单位去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在紫金港校区食堂的建设过程中,胡长林的一技之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很多机械设备都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然后请厂家加工,不仅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职工的一致好评。
看上去大大咧咧的胡长林,其实很细心,他经常在关注一些别人不容易发现的小细节。比如他设计的切菜操作台,在原先简单的长方形桌子的四条边上都增加一条漏水漕,并把外沿加高,这样就改善了职工切菜时衣服经常被沾湿的状况。此外,水漕,洗碗机,保温台都做了科学地改进,大大方便了职工们操作和清洗。同事们说起他来,没有一个不是竖起大拇指。饮食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林旭昌老师说:“他真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典型啊。”胡长林却腼腆地笑笑,说:“我的工作其实也是我的爱好。”
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要追求荣誉。但是“服务标兵”这个荣誉称号,胡长林是当之无愧的。他感动地说:“这是领导对我的最大信任。”领导对他有了信任感,他工作才能有更大的自主性,领导越信任,他就越要把工作做好。浙大饮食服务公司紫金港校区分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强华老师说:“胡师傅很有敬业精神和自主精神,你完全可以相信他的工作,他是个很叫人放心的人。” 谁也不会想到餐厅里两条普通的传送带上也凝聚了胡长林的心血。以前传送带里的滚筒都是用涂锌材料做成的,谁也没有过异议。但是胡长林却发现涂锌材料用的时间长了对人体是有害的。于是在新食堂安装传送带时,他坚持要将它换成不锈钢。他说:“我要为我的工作承担责任,对得起领导,对得起学生啊。”
“家里的事再要紧也没有单位的事要紧”
胡长林在工作上总是一丝不苟,但是对自己的利益却是从不计较。他从未向组织说一声苦和累,也从未向组织和领导提过任何要求。2000年,饮食服务公司内部改革将他所负责的动力部和综合部合并,让他去负责一个班组的工作。他一点怨言都没有,积极地支持改革。他说只要是为了集体好,当不当主任没有关系,工资少一点也没有关系。共产党员就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单位整体效益好了,我们职工才能好啊。”这是一个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共产党员的真心话。他把他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家里拆迁他实在挤不出时间对付,儿子出国参加棒球比赛他也没有办法送行。他心里对此充满了歉疚,但是他总是对妻子说:“家里的事再要紧也没有单位的事要紧,那边的事实在分不出身,家里的事你看着办就行了。”在他的心里,组织的需要是最重要的,工作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