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2003年12月12日至14日,“两岸三地”大学后勤管理研讨会暨第二届高校后勤实体发展论坛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十二所大学的后勤管理专家和后勤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出席了研讨会,并在论坛上精辟阐述了高校后勤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高校后勤在社会化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强调了“两岸三地”高校后勤进行校际交流和理论研讨的重要性。

这次研讨会和论坛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由华南理工大学后勤产业集团负责承办。研讨会和论坛期间,“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和后勤实体负责人始终围绕“关注高校后勤实体的现实与未来,谋求高校后勤实体的生存与发展”的论坛宗旨,以“高校后勤的生存、发展与未来”为主题,就高校后勤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地研讨,会议总结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实体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指出了高校后勤实体在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交流了高校后勤实体近年来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新经验,就高校后勤实体与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关系等方面达成了新的共识。

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都简要回顾了各高校和后勤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各高校与所在地区目前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就高校后勤如何适应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的发展和高校后勤(实体)法人化趋势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会议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高校后勤的发展将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高校对后勤服务保障的需求更加旺,这为高校后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后勤服务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高校对后勤服务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校后勤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现代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作为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高校发展的物质基础,既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功能无法分解的重要组织形式。任何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高校后勤的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后勤的发展,高校后勤始终是维系高校和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

会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不是高校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高校不办后勤,而是要把高校后勤办得更好。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和著名高校发展的历史,高校后勤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和高等教育、高校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高等教育和高校办学的基本规律,也是高校后勤的基本规律。我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后勤生产力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需要的高校后勤保障之路。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递进的过程,社会化有多种实现形式,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可能有一种简单的、统一的模式。

会议强调,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实体不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力量,而且仍然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最坚强的保障力量,也是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中坚力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我国的高校后勤组织顺利完成了和学校行政体系的相对分离,从过去的行政组织转变为新型的经济组织,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管理方式,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新体制、新机制,适应了高等教育投入多元化的新形势,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对后勤服务保障的新需求,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后勤实体通过一系列社会化的运作方式,新建和改造了大量的后勤服务基础设施,有效地缓解了长期以来高校后勤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有力地克服了高校后勤对高等教育的瓶颈制约现象,也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后勤资源质的提高。同时,高校后勤实体始终坚持为高等教育服务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保证了高校生活秩序的稳定,维护了高校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高校后勤实体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遵循经济规律,注重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保持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供求平衡,有效地减轻了高校对后勤的经济负担,促进了高校的快速发展,也培育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证明,高校后勤实体始终是高校最坚强的后勤保障力量,必然成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中坚力量。

会议指出,规范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秩序,维护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稳定,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秩序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稳定,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大局的稳定。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培育、规范、完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在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过程中,既要维护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稳定,也要把规范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和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提高高校后勤实体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上,切实保证高校后勤实体的稳健运行,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高校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是高校后勤新旧管理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对突破旧管理体制的束缚、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和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认为,高校后勤实体要顺应法人化发展的趋势,适时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规避高校在后勤实体运行中的市场风险,积极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和社会市场的竞争,不断增强后勤实体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政府和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之路。

会议认为,尽管两岸三地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区别,但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都要从提高后勤资源利用率、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和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出发,尽最大限度做到“物有所值”,把有限的后勤投入产生更大的效益,化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化同样的钱办更好的事。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充分利用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使高校后勤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台湾辅仁大学校长李宁远、山东大学副校长方宏建、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卫国等应邀出席了研讨会和论坛。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考察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和华南理工大学后勤产业集团的运行情况,并对华南理工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积极评价。